一、抓住“一條主線”,加強領導
始終堅持把黨的領導作為抓好退役軍人事務工作的主線,扎實做好新時代退役軍人工作。
一是建立“兩級責任體系”,壓緊壓實責任。成立以區委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第一副組長的區委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和區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各鎮(街道)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構建區鎮兩級責任體系,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
二是落實“兩項考核要求”,推動工作落實。將退役軍人事務和雙擁工作納入區級主要考核目標“政治建設”和“過失考核”范疇,加強工作督促,累計投入區級財政資金7000余萬元,建立關愛幫扶基金制度,幫助退役軍人及其家庭解決實際困難。
三是突出“雙向聯動發力”,營造良好氛圍。堅持軍民雙向聯動,建設新型“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軍政軍民關系,組建退役軍人志愿者隊伍5支,在疫情防控、搶險救災等工作中先后組織16支先鋒隊、突擊隊參與各項緊急任務,涌現出羅樹民、廖光偉等一批先進典型,凝聚起了眾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
二、統籌“三項重點”,彰顯尊崇
始終堅持抓好權益維護、雙擁服務、就業創業三項重點工作,增強退役軍人自豪感尊崇感榮譽感。
一是“四用心”確保權益維護。堅持用心提供便捷服務,用心解答來訪訴求,用心維護群體穩定,用心實施關愛幫扶,排查化解矛盾106項、解決實際困難197項,精心組織23名重點優撫對象赴四川省革命傷殘軍人休養院療養。
二是“促雙擁”增強軍人榮譽。嚴格落實“撫恤優待”政策,累計發放撫恤金、生活補助金1.3億元。為2.35萬個在家烈屬、軍屬和退役軍人家庭懸掛光榮牌。累計為退役軍人頒發“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1000多枚。廣泛宣傳“清明祭掃”“9.30烈士公祭”等活動,尊軍崇軍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
三是“多舉措”助力就業創業。2019年以來,全區安置轉業干部13名、轉業士官107名,新接收安置軍休干部2名,安置率達100%,安置任務連續兩年排名全市第一。組織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累計提供就業崗位23000余個,支持退役軍人自主創業,新增就業375人。
三、構建“三個體系”,優化服務
構建好政策落實、服務站點、服務超市“三個服務體系”,不斷提升服務的精準性和實效性。
一是“三聯三化”推進保險接續。通過“書信宣傳聯系”“電話微信聯系”“上門入戶聯系”方式廣泛宣傳退役軍人政策,通過“網格化”“智能化”“精細化”推進業務辦理。全區社會保險接續審核辦結1342人,完成率100%,累計補繳金額2400余萬元,受到中央退役軍人事務工作調研組充分肯定。
二是“以點帶面”促進示范建設。認真落實退役軍人服務體系建設“五有”要求,先后投入資金300萬余元,高標準打造椑木鎮、郭北鎮、田家鎮、西林街道金牛和月亮社區5個退役軍人服務站示范點,投入資金80萬元,建成覆蓋到鎮(街道)的退役軍人事務應急指揮視頻綜合應用平臺,整體提升服務水平。
三是“服務超市”拓展服務鏈條。主動承擔“服務超市”試點任務,聯動中國工商銀行、中國移動、中國人壽保險等企業,投入資金50余萬元,整合資源推進椑木鎮、田家鎮趙家壩社區、西林街道謝家河商圈“服務超市”試點建設,椑木鎮圍繞“熱情服務,溫馨家園”服務品牌,全面推行“三四五”工作法,共建共享退役軍人“服務超市”在全市率先運行,采用“線上+線下”運行模式,為退役軍人辦理金融、通信、保險等服務500余人次,受到退役軍人事務部調研組的高度肯定。